關於御菁茶苑

緣起 展現原生台灣的在地力量。  堅持 我們在意溫度,在意人跟人之間的溫度。  未來 提升生活中的甜度。 

產品介紹

聊聊茶趣

怎麼選

怎麼泡

怎麼存

怎麼看

怎麼選

怎麼泡

怎麼存

怎麼看

尋覓御菁茶苑

農安店 /
地址 /
電話 / (02) 2586-6778
哈爾濱相玉茶坊 /
地址 / 台哈爾濱市南直路255號信恒古玩城一樓18號
瀋陽桃竹苗茶園 /
地址 / 遼寧省瀋陽市大東區滂江街22號2樓2001號(龍之夢小商品茶城)
天津台灣茶苑 /
地址 / 天津市紅橋區光榮道與保康路交口(寶能創業中心103室)台灣茶苑
選購好的高山茶必須要用到「耳、鼻、口」再根據茶葉的「形、色、味、香」四大原則,就可以挑到好的高山茶了。
形 / 觀察茶葉外觀
把茶乾捧在手掌上,對著明亮的光線檢視,無論條型或球型茶,顏色應鮮活,有砂綠白霜,像青蛙皮那樣才好,注意是否隱存紅邊,紅邊表示發酵適度。冬茶顏色翠綠,春茶顏色墨綠,可作為產季辨別的參考。如果茶乾灰暗枯黃表示品質差,最要注意的是白梗綠葉仍參雜者,那是萎凋不足的嫩芽,泡出來的茶帶菁味,稍微浸泡就會苦澀傷胃。檢視茶菁的同時,還要注意「手感」,球型茶菁若手握柔軟,是乾燥不足,放在手上抖動要覺得有份量,太輕會滋味淡薄,太重則容易苦澀。最後把捧著的茶乾, 貼緊鼻頭聞聞看,連續三次深吸聞,如果香氣持續,甚至愈來愈強勁,便是好茶。
色 / 看茶湯顏色
開湯沖泡,這是試茶最要緊的步驟,試茶只要一只磁杯,三公克茶葉,150 CC滾燙的開水就可以了,不要急著喝,且等 2 ~ 3分鐘,然後以小湯匙撥開茶葉,看湯色如何?如果混濁,就是炒菁不足,淡薄,則因嫩芽發酵不足,若葉片焦黃碎裂則因嫩採和發酵不足,好 茶湯色明亮濃稠,隨品種和製程不同,由淡黃、蜜黃 到金黃,都顯得鮮活翠綠。
味 / 評茶口味
好茶的味道是微苦帶甘,喝完後喉嚨甘潤的感覺可維持良久,若有草菁味是萎凋不足造成的。
香  /  聞茶香味
好的茶湯,拿湯匙於瓷杯中撥弄後拿起,好茶一定有清香味,將瓷杯的茶倒入小茶杯捧杯聞香時,會有一股清新的香味,喝完茶後聞杯底,則香味餘韻猶存。
步驟一 煮水
泡茶的水溫要依照茶葉的特性調整。
  • 嫩葉製成的茶,如東方美人茶、貴妃茶,適合以攝氏80~90度的沸水沖泡。
  • 收成熟葉片的茶如凍頂烏龍茶、高山烏龍茶、老茶,則適合用攝氏95度以上的沸水沖泡。
步驟二 賞茶菁
沖泡之前,先將茶葉置於茶荷裡,給茶友鑑賞,一方面可使大家了解茶葉品質,再則展現主人的誠意。
步驟三 溫壺
用熱水溫熱茶壺,包括壺嘴、壺蓋,同時淋燙茶杯。
溫壺的目的有二 : (1) 清潔茶具 (2) 提高
茶具溫度冷的茶壺是泡不出茶葉應有的風味的。
步驟四 置茶
茶葉的用量要適當,若放太多,沖泡出來後可能會太苦;量太少可能會過淡,一般半球型的高山烏龍茶小壺的製茶量以4/1或5/1即可。置茶時最好用茶匙掬茶,避免用手抓茶,因為容易讓茶葉吸收到手中的濕氣和雜味,影響茶味的品質,而且也不雅觀。
步驟五 沖泡
將適溫的熱水沖入壺中,通常以 9 分滿為宜。
步驟六 計時
若用小壺泡茶,第一泡通常以45秒鐘即可倒出來,第二泡要加15秒時間,其中烏龍茶、高山茶沖泡時間不宜過久,並蓋上壺蓋才不會使香氣流失。
步驟七 倒壺
倒壺的方式有兩種 :
  • 直接倒入茶杯
  • 先倒入茶海再分入各茶杯
使用第一種方式將茶杯緊湊排接,然後在每個茶杯上邊倒邊走,使每個杯子平均倒滿。另一方式為先倒入茶海,其好處為可使茶湯濃淡均勻。
步驟八 品茶和聞香
主要是在喝茶前,先聞茶香,再一杯分三口喝,慢慢細品,用心體會茶之美味,喝完茶後,也可聞茶杯杯底的餘香。
塑膠袋、鋁箔袋儲存法
  • 有封口且為裝食品用之塑膠袋,材料厚實一點、密度高的較好,不要用有味道或再製的塑膠袋。
  • 裝入茶後袋中空氣應盡量擠出,如能用第二個塑膠袋反向套上則更佳,以透明塑膠袋裝茶後不宜照射陽光。(以鋁箔袋裝茶原理與塑膠袋類同)
  • 密封後裝置於冰箱內,然後分批沖泡,以減少茶葉開封後與空氣接觸的機會,延緩品質劣變的產生。
金屬罐儲存法
  • 如果是新買的鐵罐、不銹鋼罐、質地密實的錫罐或原先存放過其他物品留有味道的罐子,可先用少許茶末置於罐內,蓋上蓋子,上下右搖晃輕擦罐壁後倒棄,以去除異味。
  • 市面上有販售兩層蓋子的不銹鋼茶罐,簡便而實用,如能配合以清潔無味之塑膠袋裝茶後,再置入罐內蓋上蓋子,若能以膠帶黏封蓋口則更佳。
  • 裝有茶葉的金屬罐應置於陰涼處,不要放在陽光直射、有異味、潮溼、有熱源的地方,如此,鐵罐才不易生銹,亦可減緩茶葉陳化及劣變的速度。
  • 錫罐材料緻密,對防潮、防氧化、阻光、防異味有很好的效果。
低溫儲存法
將茶葉儲存的環境保持在5℃以下,也就是使用冷藏庫或冷凍庫保存茶葉。
  • 注意事項:儲存期六個月以內者,冷藏溫度以維持 0 ~ 5 ℃最經濟有效;儲藏期超過半年者,以冷凍(-10℃ 至 -18℃)較佳。儲茶以專用冷藏(冷凍)庫最好,如必須與其他食物共冷藏(凍),則茶葉應妥善包裝,完全密封以免吸附異味。冷藏(冷凍)庫內之空氣循環良好,以達冷卻效果。一次購買多量茶葉時,應先予小包(罐)分裝,在放入冷藏(凍)庫中,每次取出所需沖泡量,不宜將同一包茶反覆冷凍、解凍。由冷藏(冷凍)庫內取出茶葉時,應先讓茶罐內茶葉溫度回升至與室溫相近,才可取出茶葉,否則驟然打開茶罐,茶葉容易凝結水氣而增加含水量,使未泡完之茶葉加速劣變。
新茶與陳茶
雖然某些茶葉陳茶要比新茶好,可是對大多數茶葉來說「茶以新為貴」。怎樣辨別新茶與陳茶呢?
  • 色澤:新茶清翠碧綠或有油光寶色,陳茶枯灰無光,茶湯黃褐不清。
  • 滋味:新茶滋味醇厚鮮爽,陳茶較淡薄而味道〝滯鈍〞。
  • 香氣:新茶清香,陳茶低悶。
高山茶與平地茶
  • 高山茶:高山茶芽葉肥厚,節間長,顏色綠,經製成茶葉,條索緊結肥碩,香氣馥郁,滋味濃厚。
  • 平地茶:平地茶芽葉較小,葉底堅薄,葉色黃綠欠光潤,製成茶葉後,條索較細瘦,身骨較輕,香氣稍低,滋味和淡。
春茶、夏茶、秋茶和冬茶
各季茶在外表型態與品質特點之差異,主要由氣溫、雨量、溫度、日照等不同氣候條件造成的,各茶區地理環境不同,各季茶彼此間也會有不同的表現。
  • 春茶
    • 特色:芽葉肥壯,色澤翠綠,葉質柔軟,滋味鮮爽,香氣濃烈。
    • 乾葉:條索緊結,芽葉梗肥壯重實,香氣馥郁,偶而夾雜如綠豆般大小之幼果者,乃是春茶特徵。
    • 沖泡:沖泡時茶葉下沈較快,香氣濃烈持久,滋味醇厚,湯色清澈明亮,葉底柔軟厚實,正常芽葉多,葉脈細密,葉綠鋸齒不明顯者。
  • 夏茶
    • 特色:茶葉滋味不及春茶鮮爽,香氣不如春茶濃郁,而且滋味較為苦澀。但兒茶素及咖啡因較高,適合製造紅茶及白毫烏龍茶等滋味強烈、色澤鮮麗的茶。
    • 乾葉:條索鬆散,茶葉輕飄鬆大,嫩梗瘦長,茶果實如念珠大小,芽尖常帶茸毛,香氣略帶粗老。
    • 沖泡:沖泡時茶葉下沈較慢,香氣欠高,味帶苦澀,葉底薄而較硬,對開葉(頂芽不明顯)相對較多,葉脈較粗,葉緣鋸齒明顯。
  • 秋茶
    • 特色:茶樹經春夏兩季生長採摘,芽葉之內含物質相對減少,茶葉滋味、香氣顯得比較平和。
    • 乾葉:茶葉大小不一,葉張輕薄瘦小,香氣平和,偶而夾有茶花蕾、花朵。
    • 沖泡:香氣不高,滋味淡薄稍澀,對開葉多,葉緣鋸齒明顯,葉張大小不一。
  • 冬茶
    • 特色:水色及香味較春茶淡薄,然製成清香型之烏龍茶與包種茶,香氣細膩少苦澀為其特點。
    • 乾葉:茶葉外觀顏色略呈淺翠綠,毛茶黃片稍多,整體顏色較不均勻。
    • 沖泡:香氣較偏淡香型,滋味柔順較春茶淡薄。